×
清史研究

中国学术信息

中国学术信息<学术界)(鼠月刊)总第88期。2001.3ACADEMICSINCHINANo.3May.2001本刊讯儒教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召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举办的“儒教问题学术研讨会”,于2月24日一2513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召开。来自学术界的任继愈、方克立、卓新平、吴云贵、张新鹰、曹中建、李申、张立文、蒙培元、周桂钿、陈来、赖永海、郑万耕、徐远和等数十名专家学者就儒教研究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的性质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儒教研究是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问题。学术界一直认为,中国古代为非宗教国家,儒教不是宗教,而是教化之教。20世纪70年代末期,著名学者任继愈提出“儒教是教说”后,在学术界引起广泛而持久的争论。随着争论的深入,学术界理解和支持“儒教是教说”者逐渐增多,并初步形成了“儒教是教说学派”。除了任先生及学者们发表的数十篇论文外,近日中国社科院李申教授推出了150万字的《中国儒教史》专著,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儒教的发展及学术界争论的情况。专家学者认为,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具有博大性与深入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儒教问题涉及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只有抓住儒教这条纲,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准确定位,并搞清它们的地位和来龙去脉,才能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来面貌;只有认清传统文化的本来面貌,才能正确地批判和继承。对儒教问题的探讨不仅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也有利于深化对宗教本质的研究。本刊讯中国社科院学者座谈“以德治国”重要思想。中国社科院办公厅近日邀请专家学者学习座谈“以德治国”重要思想。与会同志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治理国家,推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两个重要手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将基本道德要求融于有关法律和各种社会规范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道德体系,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会者指出,“德治”虽然是历史上儒家提出的概念,但今天提出“以德治国”,并不意味着照搬传统儒家的信条。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道德体系。这种新的道德体系既要借鉴传统儒家的道德思想,也要继承革命时代的优良传统,更重要的是根据当代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创造出适合时代精神的新的德治思想。本刊讯深化社会史研究,拓宽社会史领域。由光明日报理论部与湖北教育出版社联合--.——286·—-——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王俊杰教授与清史、古代民族史研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