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史研究

北京天坛祭天及仪仗表演年始末

断断续续在天坛公园举办了十一届的“皇帝祭天表演”,在2015年取消了仪仗表演部分。2016年春节期间,因各种原因彻底停办,国内外游客以各种方式询问取消原因;

国内学界及祭天活动组织者有一个相近的观点:应该将祭天活动更正式地确定为北京天坛的官方活动内容,可适当消解其群众娱乐活动属性,更关注于活动可以助益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关于祭天表演活动的意义,总导演、原北京群众艺术馆馆长、群文工作专家贾乃鼎说,意义不可低估,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能只认同结果,而忽视了过程的意义。

公元前两千年,中国开始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对天、地非常崇敬,天子祭天活动,自明代建造北京天坛开始,达于鼎盛。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北京天坛,是明成祖朱棣用工14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的。嘉靖13年改称“天坛”,后经清乾隆、光绪两代重修改建,形成现在北京天坛公园的格局。1998年获批人类文化遗产。

明朝初年,皇帝祭天为天、地合祭,嘉靖9年改为天、地分祀,在安定门外建地坛祭地,在天坛建圜丘坛,由殿内祭天改为殿外圜丘祭天,这里也始得“天坛”一名。清廷入关后,一切依明朝旧制不改,但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天坛内外墙垣开始重建,改土墙为城砖包砌,中部到顶部包砌两层城砖。改建后的天坛内外坛墙,更加厚重,周延十余里。天坛的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也是那时改建的,并一直留存至今。

天坛的占地面积比故宫还要大,可见封建帝王未敢让自己的家逾制“过天”,超过祭天的专用场所。

2001年,北京天坛公园开始搞春节期间的皇帝祭天表演,但那时的规模很小,后因非典爆发,活动在2004年暂停。2008年活动恢复,形制及规模都远超初期,祭天及仪仗表演,也成为轰动世界的中国春节民间活动典仪。2014年12月31日,上海发生的外滩游客踩踏伤亡事件,公共安全隐患顾虑难消。2016年,北京以安全为主要原因,加上其他方面的考虑,将祭天表演取消。

严肃的新春娱乐

刚刚退居二线岗位的原天坛公园文物科科长武裁军,是最早参与策划公园祭天活动表演的人之一。他后来在祭天仪仗表演活动中,一直担任总策划人的工作。

武裁军介绍,进入2000年后,北京各公园都开始以具有自己特色的庙会活动吸引游客,原天坛公园文物科科长姚安找到了自己。姚安是非常专业的清史学者,她和武裁军商量:“如何打造一个属于天坛公园自己的庙会活动,把单调的天坛公园的节日氛围活跃起来?”二人的话题很快说到了天坛公园的本工项目“皇帝祭天”。

古代皇帝祭天的时间和现在人们的春节游园活动时间非常接近。农历中,依照天干地支计算,每月30天中有3个辛日,第一个叫“上辛日”。每年的孟春期间,第一个上辛日大约在春节前十天左右,这天就是皇帝祭天的日子。他们决定做一个皇帝祭天仪仗的表演活动,打出天坛公园的春节的游园的活动特色。

2001年,天坛公园的祭天表演正式推出,立即成为北京春节期间影响最大的一个游园活动。尽管前三届的导演来自戏曲界,夹杂了很多的戏曲程式,缺少了更多、更准确的历史依据,但作为节日表演活动还是受到了游客的青睐。

有缺憾的前三届活动,立刻遭到了一些舆情质疑,尽管数量不是很多。

如,中国孔子学院研究员任重说,天坛祭天表演“非礼”。他在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礼学中心成立仪式上的发言中说,在国家层面,传统的祭天、祭孔、祭祖这“三祭”礼,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除了曲阜祭孔极不“合礼”外,每年春节期间在天坛搞的祭天表演,“更显得好笑之极”。他的质疑主要是主办者找演员来假扮皇帝来祭天。“联想到传统祭天的主体、政治意义及其背后的道义考虑,现在这种表演秀式祭天是不是很荒谬和不可理喻?”他在微博上曾就此事对天坛公园进行提醒,阐明天地在中国传统思想和实际生活经验中的重要性以及祭天礼背后的义理考虑,指出此类祭祀表演秀,无丝毫庄重恭敬可言,可谓对“天”的大不敬。他建议,政府应该研究恢复在天坛的祭天典礼。

实际上,任重的质疑早在姚安、武裁军这些组织者的顾虑之中。记者采访的时候问过所有采访对象一个问题:天坛祭天表演能最大限度地或者说原汁原味地还原当年的形制吗?得到的回答也基本差不多: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皇帝在哪儿?”这个回答很智慧和政治——中国封建王朝被推翻已逾百年,对于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和表现形式之间的矛盾,现在已经无解。

上一篇:评散木居奏稿点校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