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美国新清史研究
漫谈美国新清史研究
文/张婷(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近几年来,对于美国新清史研究的讨论已经逐渐成为国内清史学界的热门话题。在2010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还主办了“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外学者对有关新清史的诸多问题展开了很深人的辩论。我也旁听了这个会议,加上在美国学习期间对新清史的学者和著作有一些了解,因此,在这个报告中,我属于班门弄斧,简单介绍一下我所了解的新清史,它的起源和现状,主要论点,以及它对美国和国内学术界的一些影响。
首先谈谈美国“新清史”的起源。“新清史”并非空穴来风,它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在美国清史学界,是和当时的美国中国史研究的潮流的发展紧密相连的。众所周知,在20世纪70年代,曾经独霸美国中国史学界一时的费正清学派被新兴的区域社会史学派所替代,美国学者对于中国历史,尤其是清史和近现代史的关注逐渐由政治、外交、儒学等“上层建筑”下移至关注普通民众和社会的地方史;费正清的“冲击一回应”理论逐渐被强调中国社会内在变量的区域社会史所替代。
在90年代,美国中国史研究的热潮又有一次转变,新文化史逐渐兴起,使得美国的清史研究更加多元化。许多“新文化史”的学者受到西方后现代和后殖民主义理论思潮的影响,强调重新解读史料,重新认识史料的主观性和局限性,重新审视民族国家的历史框架对于历史研究的影响,重新定位在传统史学中被边缘化的群体,如妇女和少数民族。
我认为,所谓的美国“新清史”,是90年代兴起的文化史的一个分支,其方法和理论多受到当时美国文化史学者的影响,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1)新清史兴起于90年代中期,与新文化史在美国中国史学界的兴起几乎是完全同步的。
(2)新清史研究着重强调满洲人和满洲统治文化在清帝国时期的作用,这种对于满洲的强调,很大程度上源于新文化史中对于传统史学所忽视弱势群体——如妇女和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的强调。
(3)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新清史中对于新文化史中广泛使用的后现代和后殖民主义理论非常强调,这几乎是许多新清史著作的理论出发点。后殖民主义理论是个很庞大的理论体系,简单来讲,在历史学研究中,后殖民主义理论强调西方文明对于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知识体系的重建,以及这种知识体系的重建对于历史研究的影响;后现代、殖民主义理论还强调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对于当代历史研究的影响。
新清史正是应此而生,其中心理论是让清史研究者跳出“中华民族”或“汉族——少数民族”这一在20世纪中国民族国家形成时所建立的分析框架,重新认识满洲人和清帝国。
何炳棣(1917-2012)
值得一提的是,新清史在美国并不能称之为一个学派。被称为新清史的学者,主要分散在满族史、边疆史和清代中期的政治文化史等研究领域。其主要代表作有:在满族史方面,有欧力德《满洲之路:八旗制度与清帝国民族认同》和柯娇燕《孤军:晚清最后三代满洲人和清朝世界的灭亡》;在边疆史方面,有米华健《嘉峪关外:1759-1864年新疆的经济、民族和清帝国》和濮德培《中国西进:清朝对欧亚中部的征服》;在清代中期政治文化史方面,主要有柯娇燕《半透明之镜:清帝国意识形态中的历史与民族认同》和张勉治《马背上的朝廷:1680-1785年清帝南巡与清朝统治的构建》。
这些学术著作在理论和结论上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其所关注的问题和研究视野不尽相同,有些学术著作甚至在相同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论点。如同样是针对满洲人在有清一代的民族认同问题,虽然欧力德和柯娇燕都批驳以往学术界的满洲人在清代后期全盘汉化、逐渐失去自己的民族性、消失在汉人的群体之中的观点,都认为满洲人即使在清代后期、甚至清代灭亡之后仍保持着民族认同,但是柯娇燕认为这种民族认同主要来源于满洲人应对晚清诸次危机——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的一种内生的心理变化,而欧力德则强调外部因素——如清政府政策和八旗驻防等对于满洲人民族认同形成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新清史在美国学界是由许多同时兴起的、自发的、分散的研究汇集而成的一种学术潮流,并非有组织、有负责机构和期刊、有特定目的的学术研究团体。其着重于清代民族史、边疆史和政治文化史研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新文化史中的后现代和后殖民主义思潮的影响。其批驳的主要对象,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清史学界对于清帝国的性质和满洲人汉化等问题的研究,如梅谷《满洲统治的起源》,何炳棣《论清史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性》,芮玛丽《中国最后的保守主义:同治中兴》等论著中对于这些问题的论断,而并非主要针对中国学者对于清史中关于边疆、民族等问题的研究。事实上,很多美国新清史的学者曾来中国进行过长时间的调研,并且从中国学者对于边疆、民族等问题的研究中汲取了很多灵感,使得他们可以进一步反思美国学界以往对于这些问题认识的不足。
上一篇:郭沫若找到溥仪, 请他加入清史研究组, 溥仪考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