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后朝修前朝史,那么清史是谁修撰的?
在史学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后朝修前朝史。一来,当代人无法写完当代事;二来,要对整个朝代做一个全面的梳理、总结和评价。整个事不能当代完成,也不能间隔太久,只能交给后朝来完成。
二十四史中,后朝修前朝史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宋史》撰修于元朝末年,由元朝的脱脱等人修著;《明史》编修于乾隆年间,前后经过九十多年,是官修史书历时最长的一部。
那么问题来了,清朝灭亡距今不远,有关它的史料由谁来修编完成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现在写文常常参阅的文献资料是《清史稿》。《清史稿》是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由赵尔巽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柯劭忞等一百多人(很多是清代遗老)。《清史稿》的素材来源清实录、清代国史列传、清会典和一些档案。编者们只是将大量的资料汇集起来,初步作了整理。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研究清史的救急文献,并没有成书。
就连赵尔巽自己都说:
然此急就之章,较诸元史之成,已多时日。所有疏略纰缪处,敬乞海内诸君子切实纠正,以匡不逮,用为后来修正之根据。盖此稿乃大辂椎轮之先导,并非视为成书也。
《清史稿》组织松散,很多人在家完成的,成于众手之手。如赵尔巽所言,彼此照应不够,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核改,里面有很多纰漏之处。所以,它只能称之为稿,根本入不了正史之列。
值得一说的是,《清史稿》在刻印过程中也是版本众多,甚至有的书商擅自更改原稿,做出取舍,造成了新的混乱。这就是让人颇为头疼的地方。所以,现在很多专家写了很多论文,就是订正《清史稿》的谬误。
现在我们所说的“清史”不是一本或几本著作,更接近学术性文化工程。这项工程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牵头,于2002年启动,2004年全面展开。这项工作虽然开展了十几年,至今仍未完结。
编纂清史本身就是一项难度非常大的工作。粗略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料众多,而且彼此记载有出入,考证整理起来难度比较大;
二是很多内政外交的文献档案,都由满文记载,翻译是很大障碍;
三是与其他朝代不同,清朝与西方社会的交流频繁,编修清史势必会参阅英、俄、德、法、日等许多国家的档案馆;
四是现代人修清史,自然要用白话文,而清代的很多资料还是文言文,这同样涉及到翻译问题,由此带来两个困惑,一方面白话文篇幅多,另一方面文言文转白话文每个人的理解又有所不同。
所以,编纂清史可以说是我国亘古未有的修史伟大工程。编纂委员会拟定了共92卷的《清史》目录,计划每卷约35万字,完成这项工作,难度可想而知。目前,清史编纂与研究仍是一个在推课题,需要更多人倾注更多的精力。这显然不是一两代人能够完成的。
上一篇:加驻华使馆承认文化衫事件冒犯中国公众,汪文
下一篇:没有了